【编者按】“十四五”期间,松木经开区以项目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,在营商环境、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上实现跨越突破。一批投资体量大、技术含量高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本系列报道通过多个维度,展现园区奋进历程与发展活力,见证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崛起。
文/廖媛
秋阳正好,松木经开区的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内,两座崭新的厂房正拔地而起。
这里,就是衡阳比亚迪投资5.5亿元新建的新能源电动车模块生产线项目现场——厂房主体已然封顶,工人们如织如梭,电焊火花如星雨洒落,室内外装修与场地平整同步推进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投产倒计时”正在火热进行。
△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。 王皓永 摄
自落户松木经开区以来,衡阳比亚迪的产业链从最初的车灯生产线逐步延伸至后视镜、电机卷轴、传动轴等多类零部件,年产值从2020年的2148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32.96亿元,税收贡献从2020年的16.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.1亿元,实现了一场从无到有、由小到强的“光速进化”。
△喷涂生产线。 罗茂盟 摄
走进已投产的车灯工厂,智能化车灯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。自动化设备精准完成注塑、镀铝、涂装、组装等工序,智能立柜系统自动调配物料,AGV转运机器人沿预定轨迹有序穿梭。技术工人在数字化控制台前监控设备运行,质检人员使用光学检测设备严格把关,整个车间呈现出高效协同的智能化生产场景。
“新项目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,而是技术迭代的升级。”项目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道:“新生产线将重点聚焦半导体技术智能车灯模组,涵盖智能组合前灯、智能组合后灯、触摸室内牌照灯、高位置动灯等产品。”
据悉,新项目将配备全球领先的快速智能换型模块、全自动三喷一烤涂装线、自动化车灯装配线、自动化模组及电子生产线等,全力推进新产线的智能化水平;智能立柜仓储系统将自动识别物料需求,实现物料的精准自动配送;AGV转运机器人将组成无人物流方阵,在各条生产线之间穿梭往来。
预计今年底,新项目将正式投产。届时,车灯工厂的月产能将从10万车副提升至12万车副,生产成本将显著降低,生产效率将实现新突破。
△智能立柜仓储系统。 廖媛 摄
夕阳西下,余晖洒落在新厂房蓝白相间的外墙上,勾勒出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的崭新轮廓。与车灯工厂相邻的后视镜车间内,全自动装配线正精准卡合镜片与支架,质检员手持检测仪逐一核验各项指标,确保驾驶员能看得更清楚、更安全。 而另一侧的电机卷轴车间里,银亮的卷轴在输送带上有序流转,机器运转声与金属碰撞的轻响交织,技术工人正专注调整参数,确保每一根核心部件都精准匹配新能源车的动力需求。
园区内,物流车辆的川流不息,源自于车灯、后视镜、电机卷轴等产线的全速运转——每一件产品均历经精密装配与严苛质检,在这里整装待发,奔赴长沙、西安、深圳等整车基地,装配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之上,驶入365体育官网家庭、驶向全球市场。
于衡阳而言,比亚迪带来的不仅是一家企业、一条产线,更是一套绿色低碳、智能高效的生产模式与发展理念。它以光为媒,以智为核,为“衡阳智造”留下最生动的注解:内陆城市同样能站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,传统工业基地亦能突围转型、焕发新生。
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衡阳这座老工业基地,正借力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,书写着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(供稿:办公室;编辑:廖媛;一审:李楚;二审:罗彦;三审:黎和平 廖科任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